2013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一個新變化是分卷考試,卷一到卷三難度遞增(卷一:鄉鎮;卷二:選調生;卷三:省直)。但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仍然延續30題考查題量,其中選詞填空10題,片段閱讀20題,與去年保持一致。這種穩定的考查模式預計會繼續延續到2014年的省考中。下面廣東公務員考試網(http://www.cmhab.com/)重點分析卷一和卷三的命題特點。
選詞填空:卷一以單一空格為主,最后一題為兩空;卷三以兩空選擇為主,最后一題為三空。卷三考查成語的運用明顯多于卷一,體現出一定的難度。兩卷共同的特點符合廣東省考試側重考查詞語搭配對象這一規律。
例1:(卷一 21)保障糧食安全,確保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,是保持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穩定( )的戰略需要。
A.運轉 B.運作 C.運營 D.運行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“運轉”:一般搭配具體的機器?!斑\作”:側重于“操作”?!斑\營”:側重于“經營”?!斑\行”:側重于在一個規定的范圍內發展變化。正好對應“健康持續穩定”。因此D項正確。
例2:(卷三 22)跟紙質出版界相比,網絡文章發表之前無須經過身份驗證、資格審查和學術評議等程序,這樣就難免造成( )、( )的局面。
A. 魚目混珠 雜亂無章 B. 魚龍混雜 雜亂無章
C. 魚龍混雜 泥沙俱下 D. 魚目混珠 泥沙俱下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魚目混珠:拿魚眼睛冒充珍珠。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。一般形容物,不形容人。
魚龍混雜:用來形容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。
雜亂無章:形容亂七八糟,沒有條理。
泥沙俱下: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,一同顯現出來。
由于兩空都需要填入表示“好壞事物混在一起”含義的成語,因此D項正確。
片段閱讀:卷一和卷三有7道題是重復的,重復率35%。兩套題都以主旨概括題、意圖判斷題和細節理解題為主,其次是態度觀點題。
例1:(卷一 28)抗生素是指用于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藥物。但是,濫用抗生素會造成致病菌的耐藥性,因此要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。公眾對抗生素的治療作用有一定的了解,但對其毒副作用了解比較少。大部分公眾相信自己使用抗生素不會發生危險,并對抗生素產生依賴性。
上述文字主要說明了()
A.大部分公眾感冒后會選擇使用抗生素
B.公眾對抗生素仍知之甚少,依賴性強
C.抗生素能有效治療各種細菌感染
D.濫用抗生素會降低抗生素的療效
【題型】主旨概括題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考查通過關聯詞語找文段重點、在轉折關系“但”的后面導出了文段的重點,即公眾對抗生素的依賴性。故選B。
例2:(卷三 31/卷一 41)社會熱點事件頻頻占據了廣東公務員考試網的視線,從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饅頭事件,無疑給廣大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困惑;曾經轟動全國的 事件,更是對社會正常秩序的一種沖擊。很明顯,這些社會熱點事件,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破壞性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。但是最為嚴重的影響,莫過于這些社會熱點事件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的不斷擴散,并由此引發的公眾的困惑和不安。
根據這段文字,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是()
A.呼吁對社會熱點事件負面效應的擴散進行有效抑制
B.批判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混淆了公眾的視聽
C.揭示社會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不斷擴散的實質
D.提醒人們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提高甄別社會熱點事件的能力
【題型】意圖判斷題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有問題找對策類意圖判斷題。文段先用“近年來”背景的陳述,然后轉折詞“但”引出問題,即社會熱點的負面效應會引起公眾的困惑與不安。由此可以推知這種負面效應應得到控制。因此A項正確。
例3:(卷一 30/卷三28)在一些基層單位,總會發生群眾同干部“頂嘴”的現象,有的還因此造成了干群情緒對立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一些基層干部忽視了群眾的“辯白心理”。心理學家認為,人們在受到他人的批評時,大都會本能地產生一種辯解意識,也就是“辯白心理”。即便是做了明顯的、無可推卸的錯事,有的人也會講幾條客觀原因來為自己辯解,沖淡自己的過失所造成的不良影響。一般來講,“辯白心理”主要有以下兩種表現:一種是通過辯白說明問題,另一種是為了逃避責任。
根據上述文字,以下說法正確的是( )
A.群眾之所以為自己“辯白”是想讓干部弄清真實情況。
B.基層干部對待群眾的“辯白”,要區分不同情況,正確處理
C.做錯事卻心存僥幸以求逃避責任的人容易產生“辯白心理”
D.基層干部與群眾發生糾紛是因為忽視群眾的“辯白心理”
【題型】細節理解題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D選項是對文段第一句話的復述;A選項群眾的辯白并不是讓干部弄清真實情況,而是一些基層干部忽視了群眾的“辯白心理”,曲解文意;B、C選項屬于無中生有。
根據今年省考言語部分的命題特點,建議考生在14年省考的備考中,繼續以選詞填空和片段閱讀為重點復習對象。選詞中詞語的搭配范圍是重點,片段閱讀中主旨概括、意圖判斷、細節理解題仍然會是接下來幾年考試的重點內容。
